接下来我们开始网络服务的配置。
网络服务的第一课,我们是讲DHCP服务的架设。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讲下,关于安装网络服务器软件的过程,大多数我们会屏蔽、跳过。因为在fedora下,我们对于一个软件的安装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问题,只要在安装过程中按照提示的错误去解决,一般都不会遇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实验环境的要求:2台vmware虚拟机,安装fedora 11系统。系统模式init 3。
DHCP的作用是什么捏?它能让客户机在不用设置静态IP的时候自动的获取到IP地址。看起来有点多此一举,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网管,你面对几十台机子要设置IP地址的时候,或许它就不是多此一举了。更重要的是有些同事对电脑略懂一点,喜欢自己的数字号码,而恰好另一个同事的幸运号码也是这个,这时的IP地址冲突也是令人很烦恼的,然而DHCP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同事的笔记本电脑在家里的网络情况和公司的网络情况有所不同,然而你可能会面对上班帮他设置一下,下班也需要帮他设置一下。这些等等的问题,DHCP都可以帮我们很好的解决,说真的,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,特别是IPv6的时代,我们将会更依赖他。
DHCP工作原理不是我们的重点,如果需要了解,建议找DHCP协议来看看。但是我们这里还是简单的说下,服务器A和客户机B怎么来协商IP地址的分配的。当客户机B开机后,启动到网络时,它首先需要一个IP地址,然而这时他会对全世界叫我要
nt face=”Times New Roman”>IP地址,谁来给我。也就是客户机B发送一个广播包,广播包的地址为255.255.255.255。这时候管理IP地址分配的DHCP服务器A接到客户机B的要求,然后分配一个IP地址给它。这时候客户机B就拥有了IP地址。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下,没有涉及到DHCP工作原理。
DHCP服务:
服务端软件名称:dhcp
配置文件位置:/etc/dhcp/dhcpd.conf
服务名称:dhcpd
现在我们先安装dhcp服务先,怎么安装?通过yum来安装。如果不懂,请不要接下去看。
安装好后当然先查看一下配置文件。提示如下图:
看看画横线的两句话,这是在告诉我们配置文件参考帮助来写。不过Yayi是比较懒的人,所以Yayi,不是参考来写,而已参考来改。
cp /usr/share/doc/dhcp- 4.1.0/dhcpd.conf.sample /etc/dhcp/dhcpd.conf |
这样后,我们再查看一下配置文件,已经写的很好的例子就在里面了。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理解常用配置项的作用,和参考列子来修改我们所需要的效果,把需要的用“#”来注视掉。
首先我们来理解下配置文件的配置项:
dhcpd.conf通常包括三部分:parameters、declarations 、option。
1.DHCP配置文件中的parameters(参数):表明如何执行任务,是否要执行任务,或将哪些网络配置选项发送给客户。主要内容见表1:
参数 | 解释 |
ddns-update-style | 配置DHCP-DNS 互动更新模式 |
default-lease-time | 指定确省租赁时间的长度,单位是秒 |
max-lease-time | 指定最大租赁时间长度,单位是秒 |
hardware | 指定网卡接口类型和MAC地址 |
server-name | 通知DHCP客户服务器名称 |
get-lease-hostnames flag | 检查客户端使用的IP地址 |
fixed-address ip | 分配给客户端一个固定的地址 |
authoritative | 拒绝不正确的IP地址的要求 |
2. DHCP配置文件中的declarations (声明):用来描述网络布局、提供客户的IP地址等。主要内容见表2:
声 明 | 解释 |
shared-network | 用来告知是否一些子网络分享相同网络 |
subnet | 描述一个IP地址是否属于该子网 |
range 起始IP 终止IP | 提供动态分配IP 的范围 |
host 主机名称 | 参考特别的主机 |
group | 为一组参数提供声明 |
allow unknown-clients;deny unknown-client | 是否动态分配IP给未知的使用者 |
allow bootp;deny bootp | 是否响应激活查询 |
allow booting;deny booting | 是否响应使用者查询 |
filename | 开始启动文件的名称,应用于无盘工作站 |
next-server | 设置服务器从引导文件中装如主机名,应用于无盘工作站 |
3. DHCP配置文件中的option(选项):用来配置DHCP可选参数,全部用option关键字作为开始,主要内容包括见表3:
选 项 | 解释 |
subnet-mask | 为客户端设定子网掩码 |
domain-name | 为客户端指明DNS名字 |
domain-name-servers | 为客户端指明DNS服务器IP地址 |
host-name | 为客户端指定主机名称 |
routers | 为客户端设定默认网关 |
broadcast-address | 为客户端设定广播地址 |
ntp-server | 为客户端设定网络时间服务器IP地址 |
time-offset | 为客户端设定和格林威治时间的偏移时间,单位是秒 |
注意:如果客户端使用的是视窗操作系统,不要选择“host-name“选项,即不要为其指定主机名称。
既然我们知道各个配置项的作用后,我们就来自己动手,写一个配置文件,首先我们把之前的配置文件删除。然后再建立一个全新的配置文件,接着把文件的权限改为644,然后再进行编辑。
#配置DHCP-DNS 互动更新模式 ddns-update-style interim; #默认租约时间为8小时 #最大租约时间为24小时 #指定客户机域名,与客户机的机器名组成完整的主机名 #指定DNS服务器的IP地址 #指定客户机的网段 #指定网关的IP地址 #指定客户机的子网掩码 #指定客户机的广播地址 #指定DHCP分配的IP地址范围 #指定主机名 #指定的MAC地址主机,分配其IP地址为192.168.1.88 |
注意每个配置项后面的“;”。
style=”font-size: smaller”>这样我们就配置完配置文件了,但是必须重启dhcpd服务才会生效,重启的命令为:
service dhcpd restart |
重启后我们就测试一下成功没有。
现在开启客户机B,编辑一下网卡文件,其配置项如下:
为了不让实验机子以外的主机受到影响,我们把VMware的两台机子网卡改为VMnet2。
现在我们来重启下网络服务。
这样我们就获取到了,现在来验证下:
到这里,也就是证明你已经成功了。
简单,但是却要自己不断的去尝试,直到熟手为止,学过而忘记了等于没学。死记硬背没有任何意义,更多是我们需要找到方法,这样我们才能记得更久。
这一课也到此为止了。